受访专家: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副组长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吴捷
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牛雨蕾
近日,《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(2022)》(以下简称《共识》)发布,该共识在2015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。幽门螺杆菌是世界上最普遍存在的病原体之一,早在1994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(WHO)列为一类致癌因子,目前全球超过半数人口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,且感染率逐渐升高。
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副组长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吴捷告诉“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”的记者:“多项国内外研究发现,很多成年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,是在儿童时期就已经获得,儿童青少年是防治重点。”
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胃肠道疾病包括:慢性活动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(MALT)淋巴瘤、胃癌等。亦可引起消化道外疾病,如:不明原因或难治性缺铁性贫血、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。儿童期感染以消化道症状为主,可表现为腹痛、反酸、烧心、口臭等,严重者可出现呕血、黑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,甚至消化道穿孔、重度贫血、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情况。
“本次更新《共识》主要有三方面考虑。”吴捷表示,第一,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逐年升高,针对成年人的研究从实验到共识,都比较完善,但儿童的感染在流行病学、免疫反应、临床表现、耐药情况等诸多方面与成人不尽相同,治疗策略亦不同,因而成人的相关共识并不能直接指导儿童的诊治。第二,国外虽已有不少关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共识,但由于HP菌株及耐药情况均存在地域差异性,国外指南不一定适合中国儿童,故需要制定适合我国儿童幽门螺杆菌诊治的专家共识。第三,距上版《共识》已过去8年,随着幽门螺杆菌耐药率的逐年升高,既往共识中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,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。非常有必要对《共识》进行更新。
吴捷称,新版《共识》在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根治的指征上有所补充,尤其是对出现哪些疾病后需要根治做了全面阐释。在治疗方面也有补充,比如建议如果有条件,在治疗前做内镜检查,对获得的幽门螺杆菌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试,同时根据孩子的年龄、临床特征、当地耐药情况,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,精准治疗,以期达到更好根除效果。新版《共识》还对治疗失败后如何继续补救进行了全面阐述。
对于大多数家长关心的,孩子什么情况下需要检测幽门螺杆菌、什么情况下需要治,吴捷表示:“要秉持如果不是为了治疗,就不检查的原则。”即当孩子出现特殊症状、确实需要采取治疗措施时,再去检查。《共识》提出几点建议,归纳如下。
首先,当孩子确诊消化性溃疡、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、慢性胃炎,或存在不明原因或难治性缺铁性贫血、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,建议进行检测并根治。如孩子有反复腹部不适、恶心、呕吐、打嗝、嗳气等消化道症状,可进行检测,根据结果综合评估是否需要根治。
其次,如果孩子因其他疾病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(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),也需要提前进行检测并根治,因为这类药物会给胃黏膜带来刺激,如果本身就有幽门螺杆菌感染,非常可能引发胃肠黏膜损伤,甚至导致消化性溃疡、消化道出血。
最后,如果一级亲属中有人患胃癌或家长有强烈检测意愿的,也可检测,此类情况下若检测出了感染,可根据孩子是否有长时间不适症状、年龄、医生建议等选择治或不治。
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,吴捷建议尽量跟医生沟通确定。“儿童幽门螺杆菌诊断不是简单的‘呼气试验阳性’,重点是胃镜检查。”吴捷说,胃镜检查不仅能明确孩子是否真的感染,还能了解感染的严重程度、感染细菌的菌株类型,以及对什么药物更为敏感等。医生可根据这些更详细的信息对于是否治疗、用什么方法治疗、用什么抗生素治疗等作出专业判断。做不了药敏检测的,医生可根据当地普遍药物抗性来选择相对敏感的抗生素。一般来说,6岁以下孩子治疗药物选择受限程度较大,且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表现更为明显,一定要充分判断病情,听取医生建议,谨慎选择治疗方案;6岁以上的孩子,虽然药物选择更多,但仍与成人不同,有些药同样会影响到孩子的牙齿、骨骼,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,亦不能盲目套用成人药物。
对于预防感染,吴捷介绍:“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部分是在居家环境下,而且传播途径多为口-口、粪-口传播。因此家庭内部预防非常重要。”首先,家长要重视自己的感染,如果有密切接触史,及时检测,一旦发现自己感染,应及时采取措施,例如就餐时使用公筷、公勺,避免咀嚼食物后再喂食婴幼儿;瓜果蔬菜食用前需要清洗干净;避免饮用受污染的水以及河水、井水等未经处理的水。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