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遂宁市医药行业协会 >>协会公告 >>详细内容
关于猴痘,应该知道的四件事
发布时间:2023年07月25日 点击数:462
关于猴痘,应该知道的四件事
猴痘是由猴痘病毒(Monkeypox virus,MPXV)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,临床表现为发热、皮疹、淋巴结肿大。
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为非洲啮齿类动物(非洲松鼠、树松鼠、冈比亚袋鼠、睡鼠等),灵长类动物由于与感染的啮齿类动物接触偶可感染。
主要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
猴痘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。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、病变渗出物、血液、其他体液,或被感染动物咬伤、抓伤而感染。
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,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,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。此外,应注意猴痘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。
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,因此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。
常见临床表现
感染猴痘后潜伏期为5~21天,多为6~13天。发病早期患者常出现发热、寒战、头痛、嗜睡、乏力、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驱症状。90%的患者出现明显的浅表淋巴结肿大。患者发病后1~3天出现皮疹。首先出现在面部,逐渐蔓延至四肢,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。皮疹经历斑疹、丘疹、疱疹、脓疱疹和结痂几个阶段,不同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存在。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,直径0.5~1厘米,质地较硬,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。疱疹数量从几个到数千个不等,多呈离心性分布,可累及口腔黏膜、消化道、生殖器、结膜和角膜等,一般病程约为2~4周。皮疹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,甚至瘢痕,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。
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并发症,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、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严重脱水、支气管肺炎、脑炎、角膜感染等。
猴痘的科学预防
重视宣传教育?海关、卫生健康等部门可采取多种形式,积极、广泛地宣传猴痘病毒防治知识,使公众及时、有效地采取预防手段,同时正确引导舆论,避免社会恐慌。
关注疫情信息?出入境人员和涉疫地区人员需关注所在地的猴痘疫情信息。
重视个人防护?在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,尽量避免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(包括患病或死亡的动物)发生接触;屠宰或处理染病动物或感染组织时,应配备手套及其他适当的防护用品;日常加强个人手卫生;食用肉类食物要彻底煮熟。
加强疫苗接种?由于既往猴痘流行地区局限,且是一种自限性疾病,临床症状通常较轻,猴痘预防一般采取以管理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,但也可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。
由于存在交叉免疫,接种天花疫苗可预防猴痘,我国既往的天花疫苗为复制型组织培养痘苗,暴露前接种可有效保护人群免受感染,而暴露后2周内,尤其是最初4天内接种者,约85%可产生免疫力,减轻症状严重性。
主动就医和及时报备 疫区归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,出现皮疹等症状时,应主动就医,并告知接诊医生疫区旅行史,以助于诊断和治疗。
若在国外有过猴痘病毒接触史和暴露史,尚未出现症状,可主动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咨询和报备。
限制动物贸易?限制非洲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的进口贸易,减少病毒向我国扩散风险。建议将感染动物与其他动物隔离,并立即实施检疫。对任何可能与感染动物有接触的动物,应进行检疫隔离;根据标准预防措施处理,观察症状30天。
猴痘的治疗与预后
目前国内尚无抗猴痘病毒药物。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继发性细菌感染的治疗。
猴痘为自限性疾病,大部分预后良好。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、免疫功能低下人群,预后情况通常与感染的病毒株、病毒暴露程度、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。
(来源: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)
上一篇:三伏天宜养生?冬病夏治正当时